温小暖 > 历史军事 > > 862【孤军深入】

862【孤军深入】(2 / 3)

极限兵力能够扩充至三十万。</p>

卑谬属于战略要城,平时驻军3000余,已经算非常重视。</p>

现在,莽泰手里只有3000多常备军,剩下全是临时招募的难民,哪里敢主动出城决战?</p>

北边是肯定有援军的,西边和南边也估计有援军。</p>

一百多年前,若开(阿拉干)人坐船赶来驰援,帮着掸族打缅族。现在也会如此,若开人坐船驰援,帮着缅族打大同军。</p>

“你觉得能守吗?”</p>

“恐怕守不住,中**队非常强大。”</p>

“找机会溜走吧。”</p>

“走不了的,除非抛弃家人和财产。”</p>

“……”</p>

这番对话,来自城楼的炮台。</p>

两个葡萄牙混血军官,正守着火炮窃窃私语。他们的祖先,曾经为东吁王朝立功,用火炮击溃阿瓦王朝的骑兵主力,还为东吁王朝组建了炮兵部队。</p>

除了葡萄牙人,城里还有亚美尼亚人。他们的祖先,也曾参加一百年前的卑谬之战,跟波斯人一起帮着东吁王朝打仗。</p>

东吁王朝能够迅速统一缅甸,靠的就是多国部队和先进武器,在16世纪中叶就拥有火枪和火炮。</p>

然而,他们的火器技术,依旧停留在一百年前。</p>

城外的缅族难民,被火炮惊走之后,大同军开始分兵了。</p>

杨展带着一个正规师,外加5000巡检兵,以及数千孟族民夫,穿过城南的丘陵地带,绕去卑谬城北方安营扎寨。杨展和丁家盛的部队,就像两颗钉子,钉在卑谬城的南北两方。</p>

这是座大城,实在不好强攻。</p>

一百多年前那场大战,足足围城五个多月,等把援军全歼之后,城内守军才被迫投降的。</p>

大同军有作战期限,不能拖那么久。</p>

“轰轰轰轰!”</p>

连续六天,一直在炮击。</p>

大同军数十门火炮,瞄准城墙射击。而守军的十二门城防炮,也持续予以还击。</p>

与此同时,孟族仆从军带着孟族民夫,顶着炮火去填护城河。</p>

南部山林中的树木,被大量砍伐,用来制作攻城器械。标准的攻城战,没啥战术可言,前期的攻城准备工作都是固定套路。</p>

“今日午时气温28度,适宜继续作战。”</p>

此时的大同军,还随军带着气温计,超过32度就会全军煮凉茶喝。</p>

目前是10月底(农历),大冬天的,正午气温就快30度了,可想而知夏天打仗多么困难。</p>

“敌人的援军还不来?”杨展埋怨道。</p>

孟族首领乃般错说:“缅王的援军,至少还要两个月,才能慢慢抵达这里,因为缅王需要筹集粮草和部队。每次我们孟人起义,不管闹得再大,缅王的军队就要两三个月才来,有的时候甚至半年左右才来。”</p>

杨展叹息:“看来,围城打援是不行了。要么强攻这里,要么继续北上。”</p>

“哒哒哒哒!”</p>

一骑快马来到军营,传令官说:“杨师长,丁都知建议,舍弃此城,继续向北!”</p>

“我也正有此意!”杨展早就想走了。</p>

不把战略要地攻克,就继续向前进军,这属于典型的兵家大忌。后路都被敌人堵死了,一旦战事拖太久,就将面临军粮不足、孤军受困的窘境。</p>

但眼前这座坚城,真的没法短期内攻克。</p>

足足六天时间,火炮持续轰击,城墙却纹丝不动,甚至连护城河都还没填平。</p>

当天夜里,丁家盛带着士兵,从东南边绕行数里北上,全军辎重用船只载着摸黑出发。</p>

卑谬城就建在江边,辎重运输船的异动,很快就被城内守军发觉。</p>

守军的城防炮只有12门,平均布置在四面。</p>

面向江水的4门城防炮,朝着船队胡乱轰击,黑暗中也不知道打没打中。打着打着,南北城墙的火炮,也朝着上下游江面发射。</p>

第二天上午,大同军已经走远,统计发现有两条船失踪,还有二十多艘船只受损。</p>

接下来就好打了,上游一座叫阿兰缪的城市,对大同军完全没有防备。&

最新小说: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隋唐小纨绔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抗清 三国:献上毒计,刘备懵逼了!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我的钓鱼游戏同步了现实 诱娇,军火大佬囚宠上瘾 吐槽节目:我怒怼百万家长 舍弟诸葛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