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5章 回击(3)(1 / 2)

就上级领导而言,左相和右相都是张成的上级。

此前孟相已经被列为第一嫌疑人,此时他的作案动机又被加上一条,可能涉及巨大的贪腐问题,甚至已经构成了一条巨大的网络,他很可能是最高的保护伞。

这样一来,可能性就更大了。

如果谋逆的背后主使真就是孟相呢?朝堂上能动他吗?

陈宁沉思之中,想到千年之前的秦国和楚国。

他们都是当时的大国,都采取了巨大的政治变革,都遭到了贵族和民众的巨大阻挠,但一个成功,一个失败。

万事万物遵循因果律。

既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。

孟相是背后最终的主使吗?还有其他的利益集团在搅动风云吗?

有没有这样的可能,背后执棋者就是故意把线索都指向离间皇上与左右丞相?借刀杀人?

说到底贪腐跟谋反根本不是一个级别。说不定左右丞相基于党争都是一些势力的保护伞,都有贪腐等各种问题,都经不起查,甚至会查出大雷……

到时候该如何收场?

全部抄家清算一批?

国库亏空抄家的诱惑很大。毕竟一个户部尚书就查出来二百多万白银。

如此一来会不会逼着更多官僚为了保命跟着造反?

这一次政策推行是不是触碰的党派利益太多,有些操之过急了?

陈宁回到了最初的思考中。

他决定向六王爷申请安排一个房间,两名婢女,备上一桌好酒好菜,自己想单独审一审这私生子张孝。

私生子最缺的是什么,一个是爱,一个是尊严。

陈宁就给他这些。把他当成正常的少年,甚至是独立的成年人。

一人一个美女在怀,教慌乱青涩的他如何把妹,跟他推杯置盏,对他礼遇有加。然后讲述了一堆编造出来的,与他父亲共事的美好回忆,以酒代酒地当场祭奠了前户部尚书。

然后循循善诱地询问了他的母亲,他的童年,问他是不是有不得已的原因才铤而走险。

因为就他的心理素质本身,根本做不了杀手。那一定是被利用了。

张成一直不回应,保持沉默。

陈宁就把话摊开了说:“你父亲张成是被砍头抄家了不错,但你是私生子,如果你不去认亲,你根本不会被牵连。

你哪怕认亲,也只是被流放做苦役,这跟你此前穷困的生活而言,没有什么两样,所以你没有这样做的动机。

一定是他们拿你特别在意的人,比如你的母亲,你的弟弟妹妹。你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。”

张成愣了半天,终于伏在桌子上嚎啕大哭,表示他不能说,说了就会有人死。

和昨晚的老奴一样,人最放不下的软肋就是亲情。自己死不怕,但用至爱的死来威胁,很少有人能铁石心肠做到无动于衷。

陈宁讲了一番大道理,晓之以情动之以理,告诉他行刺失败,皇帝正在追查真凶。只要他全部如实交代,自己就一定想办法把他的亲人救出来,带在身边悉心照顾。

原来这个苦命的孩子母亲当年是个年轻美貌的妓女,被他爹户部尚书张成赎身养在外面。

这么多年生了三个孩子,其中夭折了一个。还剩下十四岁的他和一个十岁的妹妹。

最近几年,母亲身体不好,遭到了张成的嫌弃,不仅来得少了,钱也时给是不给,日子过得十分清苦。

母亲就做些浆洗的活补贴家用,因为操劳过度,就得了病。

张孝就去找父亲张成给母亲出钱医治,却被大房羞辱后赶走。

张成听说后偷偷拿钱给了他,但母亲就在上个月病逝了,父亲出钱安葬了他母亲,想把孩子接回去认祖归宗,但遭到了大房的抵制,闹得很凶。

张孝怕父亲为难,就很懂事地带着妹妹离开了。自己就靠着干苦力,跟妹妹两个人相依为命。

前几日,大房那边派人来通知他,父亲去世了,让他去祭奠,让他认祖归宗。他很高兴,根本不知道这是个陷阱。

认祖归宗后,大房才告诉他,认祖归宗是有代价的。因为父亲犯得罪,男的要被流放到西北边关做苦役,女的要被送去教坊司做妓女。

他发现上当受骗之后,当然就拼命反抗。但是妹妹已经被他们抓了关起来。

然后给他安排了买凶杀人和自己伺机杀人的任务,告诉他如果皇帝死了,全家就都不用去服役,妹妹也不用做妓女。

大房还允诺分给他们一个带院子的宅子还有一千两银子。威胁他如果不从,现在就把妹妹给强了,再送去教坊司。

张孝从小就跟母亲和妹妹相依为命,母亲临终前的嘱咐就是照顾好妹妹,所以张孝最终选择铤而走险,做这个冤大头只想保护妹妹。

买凶杀人这件事,都是主母一步步地教他做的,如何去百香楼找到掌柜,如何说出密语,如果约定时间地点。交易的银票也都是主母给的,他不知道来源。

听完张孝说完这一切,陈宁不胜唏嘘。

陈宁也是庶出,虽然没有妓女私生子这样的低贱出身,但他理解张孝对于亲情和身份认同的渴望,还有保护妹

最新小说: 三国:献上毒计,刘备懵逼了! 吐槽节目:我怒怼百万家长 舍弟诸葛亮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抗清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我的钓鱼游戏同步了现实 隋唐小纨绔 诱娇,军火大佬囚宠上瘾